金改實驗室金融創新靈感集散地
發送郵件至zhengwu@thepaper.cn申請加入澎湃政務號或媒體團
【澎湃問政】
1977年,國務院批轉教育部《關於一九七七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》,正式恢復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制度,這年12月,570萬人走進高考考場,27萬人邁入大學的門檻。
高考,不僅為國傢選拔瞭一批又一批的人才,也改變瞭許多普通人的命運。他們給中國社會帶來瞭新思想、新技術、新價值、新共識,創造瞭中國輝煌的時代。在這40多年裡,高考改革的步伐也從未停止,不論是技術的革新還是制度的優化,高考都在不斷地展現出新的面貌和未來。
今天小編就為大傢介紹幾代高考人,他們經歷瞭40年間幾次大的高考改革,深切的體會到瞭高考帶給他們的變化。個人經歷雖然渺小,但把他們經歷過的那些片段串聯起來,就是一部浩瀚的中國高考改革發展史。
?
1977年湖南省的準考證
1985年福建省的準考證
1997年江蘇省的準考證
2006年北京市的準考證
2013年四川省的準考證
20世紀70年代的考生:他們被時代熱烈召回
從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的辦公室望出去,是綿長的白城沙灘。“1978年剛入校時,我們還要端著槍在這片沙灘上巡邏。”劉海峰指瞭指窗外的海水。他是1977年恢復高考後第一屆錄取大學生中的27萬分之一。
1977年高考,競爭空前激烈。劉海峰和身邊的下鄉知青都跑回城裡備考瞭。1966年前的課本從旮旯裡被翻出來,重新成為搶手貨。聽課的考生擠滿瞭禮堂,連窗戶上都坐滿瞭人。事後,劉海峰才知道,1977年實際參加高考的人數為570萬,錄取27萬多人,錄取率低於5%——中國高考歷史上最低。29人裡錄取1人,劉海峰和弟弟劉海平都考上瞭,最終他被廈門大學歷史系錄取。
在那場改寫命運的高考到來之前,劉海峰在福建省龍巖縣江山公社耕山隊的水田裡割水稻。夏季溽熱,稻田裡的水被太陽曬得發燙。他上下午弓著腰各割5個小時水稻,再挑兩擔稻子回隊。弟弟劉海平一直記得大哥挑著擔子走在田埂上的情景——瘦高的人影掛上兩擔稻子,腰都直不瞭,搖搖晃晃,隨時像要摔跤。
“如果當時沒考上,沒有辦法想象以後的生活”,劉海峰說。
劉海峰後來查閱資料,當年國務院批轉教育部《關於一九七七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》中有這樣的規定:“錄取學生時要優先保證重點院校。”這是被時代選中的一代人。他們曾被投向農村,承受磨難。最後,又被時代熱烈召回。
20世紀80年代的考生:高考已經是人生大事
“我們那時的高考,哪有現在這些孩子的陣勢啊,又有老師帶隊,又有傢長接送。雖然20世紀80年代的高考已經是人生大事,但傢裡遠遠沒有現在這樣重視。”1984年參加高考的董佳慧說,“我們那時要先通過初考才有資格參加高考,初考落榜就沒有機會瞭。”
董佳慧清晰地記得,當時自己是在高考前一天從江津農村傢裡趕到縣城的,坐的還是鄰居要蹬去縣城賣米的三輪車。考試前一天,她還在地裡幹瞭一天農活,累得全身骨頭都要散架瞭。到瞭縣城以後也沒有親戚可以借宿,她就在旅社住瞭一夜,第二天參加高考。“考場上有兩個老師,一前一後監考,其實我覺得也沒有多嚴格。”
“我父母也沒有接送或者加餐,在傢裡該喂豬喂豬,該種田種田,跟平時一樣。”董佳慧說,在考場外,極少看到送考的傢長。雖然那時傢裡也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大學,成為“知識分子”,但是在行動上沒有什麼特殊的體現。這也有一個原因,在當時,高考的錄取率很低,所以落榜並不是什麼大事,考上大學的人畢竟還是少數,能考上的就是幸運兒。大傢都認為就算考不上大學也有其他出路。“後來成績出來時,我遺憾地落榜瞭,不過當時也沒有太大的感覺,覺得考不上就去工作嘛。”
20世紀90年代的考生:就算不包分配也要上大學
20世紀90年代的十年間,高考政策頻頻改革:1994年,37所重點院校成為招生收費並軌制的試點,“學生上學自己繳納部分培養費用、畢業生多數人自主擇業”的機制開始建立。1996年,高校試行招生“並軌”,取消招收自費生,“自費生”逐漸成為一個歷史名詞,同時高校的學費開始增加。1999年對於許多考生來說也是值得紀念的一年:擴招、實行“3+X”高考模式、考後填報志願。
張螢之,20世紀70年代末期生於農村,大學畢業後,做過多種工作,現就職於一新聞單位。對於高考,他的認識是,高考可能是農村孩子的唯一選擇,盡管自己沒趕上“包分配”的階段,但在他的認識裡,要想走出農村,就得拼命的學習,考大學。
記得高考那天一直下雨,步行到考場,沒有特別的感覺。考完之後,腦子一片空白,像是做瞭一場夢。收到通知書時,沒什麼感覺,因為通過電話查分就能知道考瞭多少分,知道被哪個學校錄取瞭。
對於農村的孩子,改變命運就是要走出去,要對得起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。因為沒有考上大學,人生的境遇相差太多,對於“高考改變命運”的說法不得不讓人感慨。
2000年以後的高考:我覺得自己就像一隻大熊貓
2000年以後,補習班盛行,一個學生高考,一傢人車接車送,孩子身上的籌碼越來越多,學生、傢長壓力也越來越大。參加高考的人數也越來越多,競爭越來越激烈。
2007年參加高考的張希明回憶當時高考的情形,用一個詞概括瞭自己當時的待遇:“大熊貓。”“我覺得自己就跟一隻大熊貓一樣,全傢都在重點保護。”當時臨近高考時,傢人給他買瞭很多營養品,晚上學習時媽媽也會送上剛剛溫好的牛奶。她說,馬上就要高考的那幾天,父母也不像往常那樣督促我學習瞭,說話也非常輕柔,除瞭營養品,媽媽還專門去書店買瞭營養食譜,每天變著法做菜。
張希明回憶著趕往考場的情形:“高考當天,本來計劃父母陪著我早點出發,打車趕到考場,但剛出門不久就遇到瞭專門免費接送考生的‘愛心車’,我們就攔下來問瞭一下,司機師傅特別熱情,說保證安全、快速地把我送到考場,我們就上車瞭。我當時就是這樣到的考場,感覺趕考的路上,我們考生最大。”
一來到巴蜀中學的考場,傢長和考生對半分,陪考大軍遠遠超過她的想象。“其實本來那天我父母是需要上班的,不過他們特意請瞭假在考場外面陪我。直到我考完一門出來,他們都一直站在門口,又是給我擦汗又是給我遞水的,也不敢問我考試的情形,說實話,我覺得他們比我都緊張。”張希明笑著說,這樣反而讓她覺得比較有壓力,自己在裡面答題,父母在外面頂著烈日提心吊膽地等,讓她於心不忍。最後她順利考上瞭重慶大學,“也算是對得起父母當時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瞭。”
今天的考生:沒哭過的高三不完整
2012年,陳惠穎考入湖南省四大名校之一的長郡中學。“進入高中時,抱著進入北大的夢想,然而到瞭高三,理綜成瞭我的弱點,過去語文年級第一的優勢也不再明顯,名次一直在年級兩百名左右徘徊,此時自己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。”陳惠穎回憶道。
“高三第五次月考,我語文作文沒有寫完,當考試到瞭時間,試卷被老師收上去時,我直接哭瞭出來。那是月考最後一門,我抱著最好的朋友哭瞭一中午,仿佛把整個高三的壓力統統宣泄瞭出來。”那一天回到傢,陳惠穎寫瞭5張A4紙的學習安排,並把它們貼在床頭。
無數次刷題睡著被後排的同學戳醒,與同學相約晚自習後到操場跑步,大傢一起去辦公室“偷”空白的考試試卷,然後將自己做錯的題目剪下來,貼在錯題本上,再寫滿筆記……陳惠穎仍然記得當時奮鬥的感覺。
“2015年6月7日,高考語文開考前,我們班全體學生站在澄池邊,共同背誦《少年中國說》,那一刻,我知道自己的高中生活終於要畫上句號,我是熱淚盈眶地走進考場的。”
每個參加過高考的人,都有著獨一無二的高考往事,有著截然不同的高考感受。回顧高考40多年的歷程,一根恢復高考的“指揮棒”改變瞭當時的中國,也為現在中國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,高考伴隨著民族的記憶,記載瞭整個社會的變革。
高考,應該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高考。
(以上內容綜合整理自中國教育在線、人民網、搜狐網等,圖片來自網絡。)
科技湃讓台中逢甲住宿|台中逢甲住宿推薦我們走近科學台中住宿逢甲|台中住宿逢甲推薦
牛市點線面簡單專業時尚的財富平臺
能見度能源行業最具穿透力的思想
財經上下遊跨界找尋市場常識
澎湃商學院品牌課外中港轉運站附近住宿|中港轉運站附近住宿推薦書,生活經濟學
自貿區連線自貿區第一信息和服務平臺
地產界地產界所有你想知道的事台中逢甲民宿|台中逢甲民宿推薦兒朝馬轉運站住宿|朝馬轉運站住宿推薦
10%公司派發上市公司變革紅利
- 台中逢甲住宿|台中逢甲住宿推薦 尋找逢甲商旅評價|台中逢甲商旅評價~@E@
- 台中逢甲飯店|台中逢甲飯店推薦 推薦分享台中逢甲住宿|台中逢甲住宿推薦@E@
- 台中逢甲民宿|台中逢甲民宿推薦 台中逢甲民宿|台中逢甲民宿推薦住宿必分享@E@
5F49641E320DD004
留言列表